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管理不仅仅是数据存储架构的变革,更是大数据思维方式的转变升级。用好数据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于IOT架构的“边缘+数据+应用”模式是大数据管理,更是数字增值服务的新趋势。
作者:陈江宁博士,来源:智能制造 一方面是价值属性和产权属性,通过工业大数据的分析,能够提升关键技术在设计、工艺、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可量化的价值;
另一方面,这些数据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和资产价值,企业能够决定数据的具体使用方式和边界,数据产权属性明显。
第一,数据仓库模式导致的烟囱式建设与数据需跨业务线广泛和不同协议接口的连接之间的挑战;
第二,传统数据库不能应对数据的增长,数据 ETL、数据建模工作的响应速度与数据反哺业务迭代创新之间的挑战;
第三,数据赋能与业务场景探索脱节的挑战。
第一,业务流程维度,实现了对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数据治理,主要包括数据资产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开发流程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共享管理。
第二,数字经济下的用户体验维度,实现了基于元数据全方位画像的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监控,全流程记录的追本溯源,全景式的资产可视化,以及提供了数据资产全场景视图,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应用场景的需求,既有全局规划的管理者,也有细节定义的使用者,还有加工、运维的开发者,进而提供多层次的图形化展示,满足应用场景的图形查询和辅助分析,对工业数据质量进行建模或者模型学习,可实时预警数据质量问题。
第三,基于数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端的维度,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式来存储组织的所有数据,低延迟实时数据处理,支持基于内容的检索,可横向线性扩展,内置支持各种并行化数据分析算法,构建工业边界安全,传输通信安全和边缘计算终端安全的防护体系,支持工业数据标准度量指标库和分布式计算组件,并支持大规模数据纠错等服务。